二战后期的U型潜艇为何竖个大烟囱?看似简陋的装置,却有大用途,你怎么看?
二战后期U型潜艇上竖起的“大烟囱”实际上是通气管装置,看似简陋但却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:
1. **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行**:
- **空气供给**:潜艇在水下潜行时,内部空气是供艇员呼吸的宝贵资源。而驱动U型潜艇前进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需要大量吸入空气,在水下无法直接获取足够空气,柴油机就无法正常运作。通气管的存在解决了这一问题,其负责吸气的部分能够在潜艇处于一定深度的水下时,为柴油机引入空气,使柴油机可以持续运行,从而让潜艇保持较高的航行速度和续航能力。在二战前期,U型潜艇大部分时间在水面航行,就是因为水下动力不足。有了通气管后,潜艇在水下使用柴油机驱动成为可能,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机动性和作战效能。
- **废气排出**: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,这些废气如果不能及时排出潜艇,会在潜艇内部积聚,不仅影响艇员的健康,还会干扰潜艇设备的正常运行。通气管的排气部分可以将柴油机产生的废气顺利排出潜艇外,保证了潜艇内部环境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。
2. **增强潜艇的隐蔽性**:
- **减少上浮暴露风险**:在没有通气管装置之前,潜艇的电池容量有限,在水下只能维持较短时间的航行,几小时后就需要上浮到水面充电或获取空气,这期间潜艇极易被敌方的水面舰艇、飞机等发现并遭到攻击。通气管的使用使得潜艇在不需要完全上浮到水面的情况下,就能够获取空气和维持柴油机的运行,大大减少了潜艇因上浮而暴露的风险,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。
- **适应复杂作战环境**:二战后期,盟军的反潜技术不断提高,水面侦察机等侦测手段的出现让潜艇在水面的活动变得更加危险。通气管的出现使U型潜艇能够在水下保持一定的隐蔽性的同时,维持较长时间的航行和作战,适应了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。
不过,通气管装置也存在一些弊端:
- 速度限制:潜艇在使用通气管航行时,速度不能太快,否则通气管很容易折断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潜艇的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。
- 故障风险:通气管有时会发生故障,比如可能会因异物堵塞、海水倒灌等原因无法正常吸气。一旦出现这种情况,工作的柴油机就会开始吸潜艇内部的空气,这对艇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我国就曾出现过因通气管故障导致的潜艇事故。
总体而言,二战后期U型潜艇的通气管装置虽然看似简单,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,对于提高潜艇的作战性能和生存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是潜艇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。
水面U型柴油机潜艇通气管发布于:黑龙江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